耗时近3年,牧民夫妇建成452平方米大蒙古包
来源:中国蒙古包网 日期:2024/11/12 18:02:00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耗时近3年,牧民夫妇建成452平方米大蒙古包
内蒙古晨报
在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对牧民夫妇历时近3年搭建了一座大型蒙古包。
每一根支柱,每一块毛毡,都通过两个人的双手搭建完成。
▲额日和巴雅尔(本人提供)
夏夜里可以躺在里面仰望星空,冬日里在里面喝着奶茶。
他的蒙古包不仅赢得了很多家乡人的赞美,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的目光。
在他看来,发扬和传承蒙古包文化,才是自己搭建蒙古包的初衷。
源于儿时梦想
今年70岁的额日和巴雅尔是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十家子嘎查的一位牧民。与许许多多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一样,蒙古包是他从小到大生活的住所。
自然而然的,他对蒙古包也有着亲切的感情。
看过了父辈们制作蒙古包的过程之后,他惊叹这项传统的民族技艺。有朝一日自己亲手制作一个大型蒙古包的想法开始在7岁的额日和巴雅尔内心萌芽。
大蒙古包的制作既需要时间和精力,也需要一定的财力。
▲额日(本人提供)
“随着自己长大、结婚、生子,为了生活奔波劳作,制作大蒙古包的事情一直被搁置。”额日和巴雅尔说,一直到了2016年1月,眼看着儿女们都已自立,自己和老伴生活也无压力,制作大蒙古包的想法再次在他心中燃起。
设计、画图、做预算,忙了一个月之后,成型面积为452平方米的蒙古包设计图和预算表终于初具雏形。“一进行预算,才发现搭建一个大蒙古包需要30余万元,超出了我自己之前的初步计算耗资。我心里有些慌了,因为拿不出这么多钱。”但他打算搭建大蒙古包的想法,却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
额日和巴雅尔的老伴为了让他实现心愿,不仅拿出了老两口除去生活开销外的积蓄,还提出要和他一起制作。不但如此,他的儿女们也为此拿出自己的部分存款支援父亲。这些都坚定了额日和巴雅尔的决心。
搭建的场地选在额日和巴雅尔自家的草场,这个草场占地20亩,正好空旷可用。
当然,搭建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资金断档的情况出现了好几次。每次断档,搭建就要停一段时间。等赚了一些钱补上缺口后,再继续搭建。
另外,也有一些嘎查的牧民们表示不理解:“已经有住的地方,还花这么多钱建一个大蒙古包,不如把钱用在别的地方上,买羊买牛都行。”但额日和巴雅尔依然坚持自我。
内设大厅和单间
在额日和巴雅尔看来,蒙古包的搭建其实融合了很多牧民的智慧结晶,需要根据渐进平衡原理,由下而上分层搭建加固,逐渐缩小直径、增加高度,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型的蒙古包可以打包移动,需要的时候就展开使用,不需要的时候就收起来,随时在需要的地方再次搭建。
2018年11月8日,额日和巴雅尔的蒙古包搭建完成,取名“察察尔蒙古馆”。搭建材料多用木栓支柱、毛毡、绸布等。蒙古包占地面积为452平方米,直径为24米,这个大蒙古包的形状及包顶结构与常见的圆形蒙古包结构一致,包顶用蓝白绿相间的绘布包裹,象征蓝天、白云和广袤的大草原。
因为该蒙古包占地面积大,内设了一个大厅和12个单间。大厅内设有舞台,部分单间内置了木床、桌子等家具,可供人居住或休息。在蒙古包四周还安装了窗户,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包内显得宽敞明亮。整个包内都布置着哈达、挂毯等各种蒙古族民族元素的装饰品,色彩搭配艳丽斑斓。
同嘎查的牧民们看到他近三年来辛苦的成果,也不由得赞美。
“目前这个蒙古包我们不用于自己居住,暂时用于游客参观。”额日和巴雅尔说,今年夏天,很多外地游客来草原旅游看到他搭建的蒙古包,纷纷参观拍照,并询问他制作过程。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到他人的关注,让他觉得很欣慰,也乐得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文化。
无缘吉尼斯世界记录
就在他准备将自己建好的大蒙古包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时,却发现在两天前,也就是2018年11月6日,已经有蒙古国一家公司将一个直径为28.81米的蒙古包申请为大蒙古包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给了额日和巴雅尔不小的打击。
但考虑到自己已经年近七旬,从资金、精力和时间上都很难去挑战已经产生的纪录,他决定不再继续扩大搭建。
▲搭建的大蒙古包(本人提供)
2019年4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一家公司又建造了一个直径为31.5米、面积为803平方米的大蒙古包再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虽然我搭建的蒙古包已无缘吉尼斯世界纪录,但是我当初搭建蒙古包,就是为了它能够传播文化,物尽其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和技术的展示。”额日和巴雅尔说。
在未来,额日和巴雅尔将考虑将蒙古包用于草原旅游开发等,希望能通过自己把这种文化更好地展现在外地游客尤其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眼中。
|来源:内蒙古晨报融媒记者郭治华
|本期责编:王海清
|本期校对:赵鹏飞
|本期审核:燕燕飞